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神祕吳哥窟之三

【行程順序】

吳哥皇宮渡假村→小吳哥日出→吳哥皇宮渡假村→女皇宮→羅洛士遺址群【羅蕾寺→巴孔寺→比列科寺(神牛寺)】→水漾餐廳午餐→南城門→大吳哥城【巴戎寺→巴本宮殿→空中宮殿→鬥象台→十二生肖塔→古代法院(癲王台)】→皇后餐廳晚餐→吳哥皇宮渡假村住宿

00.第三天行程軌跡


01.午餐的蓮花入饌主餐


02.午餐甜點


03.晚餐前菜


04.晚餐生菜沙拉


05.晚餐主菜牛肉捲排


06.晚餐甜點

【小吳哥日出】

象徵印度教中的須彌山的小吳哥,其日出時那淡藍色的光彩逐漸顯現出小吳哥的神祕,緊接著轉換為亮麗橘彩的光芒,想見吳哥王朝的輝煌!吳哥日出不同於一般印象中所見的日出,陽光在含蓄的面紗中逐漸展射光芒,小吳哥隨其色彩烘托,每一秒都是光與影的色彩遊戲。

07.日出前的紅色彩雲


08.北池塘小吳哥日出倒影


09.雲層太厚日出的太陽都被遮住


10.日出小吳哥


11.護城河的日出倒影


12.太陽卡在雲層中


13.回飯店嘟嘟車上太陽終於完整露臉


14.美麗的小吳哥日出太陽

【女皇宮】

女皇宮(Banteay Srei)又名班蒂斯蕾寺,建於西元967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(Rajendravarman II)王朝,而於1,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(Jayavarman V)王朝完成。供奉濕婆神(Siva),雖然西元1,914年被法國人發現,但等到1,924年後才開始重建整理,是座面向東方有內外3層圍牆的神殿,因所用的紅色石英砂岩質地堅硬不易風化,當年藝術家創作的細緻玲瓏的浮雕仍是保存的鮮明亮麗,是吳哥皇城裡雕刻最精采的建築。

女皇宮距離吳哥窟25公里,該寺素有「女人的城堡」之稱,因為相較於其他寺廟顯得嬌小,最令人讚賞的是寺中的精細雕刻,四壁上的提娃妲(Devatas)女神,並不遜於世界級大師名作。據說此廟是由一位功高大臣所建,為了不冒犯國王,便將建築尺寸縮小,如廟堂的大門僅150公分高,一般人出入都須彎腰而行。

女皇宮最令人讚賞的是寺中精細雕刻,原是堅硬的石塊,創作者竟能如雕刻木頭般琢鑿出層次分明、線條柔纖的精細作品,是吳哥所有寺廟中石雕作品最上乘之作,也是柬埔寨雕刻藝術的顛鋒之作,精緻典雅的女皇宮,故又有「吳哥藝術之鑽」(Jewel in Angkor Art)的美譽。

女皇宮坐西朝東,長200米,寬約100米,內外有3層紅砂石砌成的圍牆,從大門到中門約50米,大道兩旁豎立著兩排對稱的2米多高的朱紅石柱。第二道圍牆正東有3個石拱門,中門兩側各有一根竹節狀石柱和一根鏤花石柱,上面是一個山形門眉,刻有許多武士像,描述的是一個有關戰爭的故事。第三道圍牆正東也是3個拱門,中間拱門也有鏤花門柱和雙層山形門眉。拱門之間有兩扇窗戶,每扇窗上嵌有5根竹節狀的窗欞。

石門裡是女王宮的中心部分,3座硃紅色的鐘形寺塔由一條巨大的石基連接在一起,兩面有對稱的配殿,還有石台石屏,所有建築都雕刻著各種圖案和畫飾。3座並列的寺塔建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,每座塔的東、南、北各有1門,門高僅有1.2米,門上有7頭那伽蛇翹首警戒,所有朝聖者必須彎腰屈膝才能入內。每個門前都有石雕守護神一對,兩側牆上都有手持長矛的武士及身飾瓔珞的仙女浮雕。

另外不論走到哪一座神廟,大都能看到毗濕奴(Vishru)神的座騎加魯達(Garuda)金翅鳥,以及曼舞女神阿帕莎拉(Apasara),廣泛引用在門楣、樑柱及牆面的裝飾上,輕盈了石塊建築的厚重感,也使嚴肅的神廟褶褶生輝。尤其是阿帕莎拉女神,是運用最為廣泛的雕飾,提娃妲女神像容貌秀麗,淡淡的微笑,流露出優雅嫻靜氣質,被譽為「東方的蒙娜麗莎」,如果觀賞過柬埔寨傳統古典舞蹈後會發現,許多舞姿和廟牆上的阿帕莎拉如出一轍,圓滑彎曲的手勢隨著纖細的腰身柔和的擺動,法國藝術家羅丹目賭後曾形容為:「予人驚奇的惑美」,阿帕莎拉浮雕婀娜多姿的模樣,是吳哥窟遺址中所有「阿帕莎拉」刻像之冠。

15.女皇宮四周樹木參天


16.入口門楣的雕刻


17.女皇宮第一城牆東門


18.東入口參道兩旁的石燈籠


19.水池倒影


20.女皇宮以精緻美麗的雕刻聞名


21.第二城牆入口


22.牆上的窗櫺也是精雕細琢


23.中央祠堂不能進入,只能在外面觀賞


24.中央祠堂


25.中央祠堂右方的藏經樓


26.北塔後面的雕刻更是華美


27.北塔後方右手邊這尊提娃妲女神,被尊為「東方的蒙娜麗莎」


28.北塔後方左手邊的阿帕莎拉浮雕


29.西門


30.西門外護城河倒影

【羅蕾寺】

最北的羅雷寺(Lolei)原本是位在一個名叫因陀羅塔塔迦湖(Indratataka Baray)的大蓄水池中,這個大蓄水池是由耶輸跋摩一世(Yasovarman I)的父親因陀羅跋摩一世(Indravarman I)所興建的。在吳哥時期常常建有大的蓄水池,用途是用來儲存雨季時的大水以供灌溉的時候使用。羅雷寺(Lolei)興建於羅洛士遺址的因陀羅塔塔迦人工湖中央,是吳哥遺址裡第一座該類型的島廟,只不過現在的因陀羅塔塔迦人工湖早就已經乾涸

雖然羅雷寺(Lolei)這裡的雕刻在羅洛士(Roluos)遺址中算是最好的,但是畢竟是位在水池中央的廟宇,四個破破的塔就顯的單調許多。塔廟主要以紅磚建造而成,門楣上的雕刻都是在磚上敷泥雕刻而成。4座塔廟的中央有一座林伽,相連的還有四個方向由砂岩製造的排水道。祭祀時國王澆水於林伽座上,看水流往那個方向,這將指示來年雨季來臨時,豐沛水源的取得處。門楣、石柱、假門、門神浮雕皆為砂岩材質,假門還是以整塊石頭雕成。塔身的外面則全部覆以灰泥浮雕板,但當時以紅糖、糯米、沙和木灰混和成的接著劑黏性不高,因此大部分皆已脫落。快要頹圮的塔廟門楣東側兩塔角落神龕裡為男性門神,西側兩塔為女性,東北神龕塔的東側門楣上為天神因陀羅(Indra),騎著三頭象艾拉瓦塔(Airavata),並有海怪摩伽羅(Makara)由口中吐出三頭蛇怪那伽(Naga)。

羅雷寺是耶輸跋摩一世(Yasovarman I)為了紀念其父母(闍耶拔摩二世及其王后)還有祖父母而建造的寺廟,平台上共有4座磚造的煉瓦塔廟,前兩座獻給父親與祖父,後兩座則獻給母親及祖母。在耶輸跋摩一世(Yasovarman I)選擇遷都至14公里遠的吳哥地區巴肯山(Phnom Bakheng)之後,仍堅持於羅洛士此地興建祖先廟,有點令人難以置信。但是耶輸跋摩一世(Yasovarman I),於其父王因陀羅跋摩一世(Indravarman I)所興建的水池因陀羅塔塔迦湖(Indratataka Baray)中,建造一座紀念其父的寺廟,卻還是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。

31.羅雷寺中央主塔上方雜草叢生


32.羅雷寺中央主塔暫用鋼架保護,避免倒塌


33.牆上的武士浮雕


34.左方塔門柱的古高棉文

【巴孔寺】

巴孔寺(Bakong)為羅洛士遺址群建築之一,建於西元881年,用來供俸濕婆神之宮殿,此為吳哥王朝初期之國王闍耶跋摩二世(Jayavarman II)定都之地。

巴孔寺便是第一座寺廟山式建築的代表,影響吳哥後世的建築非常深遠。從頂塔上算下來一共5層,代表著五界:大君、夜叉、羅剎、太陽神鳥、蛇界。就因為它也是羅洛士遺址群裡第一座巨石砌造的建築,所以雕刻大致保存的還算能夠辨認,修復起來也較容易。

巴孔寺為因陀羅跋摩一世(Indravarman I)所建,也是吳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塊代替紅磚的寺廟,因此意義非凡,它曾經是市中心的大型廟宇。遠遠一看只見一尖頂方型的高塔,立於較寬闊的塔基之上。5階式的高塔據說是象徵印度教裡的神山「須彌山」,中央祠堂塔高65米,與小吳哥齊高,內有擺設林伽(Linga),此寺之建築形式即為後來小吳哥建築之雛形。神殿裡供奉的是濕婆神(Siva),寺廟範圍內另有22個小型塔。塔底下4層所代表的分別是七頭蛇王(Naga)、金翅鳥王(Garuda)、羅剎(Rakshasas)、和夜叉(Yakshas)的領域

巴孔寺(Bakong)最特別的,要算是頂層上還有一個15米高的頂塔,仔細觀察這頂塔可以發現建築形式和原時期的建物風格大不相同。事實上,這是屬於吳哥時期的建物風格,也就是12世紀時的建物,與原始建物羅洛士(Rolous)時期的年代相隔了300年之譜,學者推測很可能是由耶輸跋摩二世(Yasovarman II)後來加上去的。頂塔上有典型吳哥形式建物的三角門楣,東面的門楣上為描述濕婆神(Shiva)跳戰舞的彫刻,南面是印度教的精采故事翻攪乳海,西面有斜倚姿的另一位印度教大神毗濕奴(Vishnu),北面則描述印度史詩羅摩衍那(Ramayana)中,羅摩的弟弟羅什曼那(Lakshmana)被魔王羅瓦那(Ravana)之子因陀羅吉德(Indrajit)放出蛇索綑綁的故事。

35.巴孔寺西門入口


36.四周的大象雕刻都已被斷鼻,地陪戲稱變為馬來貘


37.從頂層看東門


38.中央頂塔牆上的雕刻


39.頂塔是12世紀吳哥時期的建築,和原始建物羅洛士時期相距已300多年


40.巴孔寺共分5層

【比列科寺】

比列科寺(Preah Ko)建於西元879年,是因陀羅跋摩一世(Indravarman I)及位兩年之後所建的。Preah的意思是神聖,Ko的意思是牛,指的就是那3隻在神廟前的南迪(Nandi),南迪是濕婆神(Shiva)的座騎,因此也為它獲得另一個現代的稱號:神牛。整個神廟最外層的護城河是400米乘500米,寺廟祭壇的內牆範圍只有97乘以94米。東西兩側有山門進出(東側有兩個山門),如今已經看不出外圍的城牆,只看到有一些頹圮的門柱,讓人知道這裡曾是當初的入口。在東側入口兩側有開口向東,傾倒嚴重的兩座藏經閣,在南側藏經閣的南邊還有一座方型的高塔。這高塔是磚造的,開口向西,上面有兩排通風用的開口,還刻有婆羅門的圖案。高塔的功能還不確定,可能是用來儲放祭祀用品的。

神廟的中央是6個磚造的塔,分成前三後三的建在不高的塔基上。神殿離地面蠻近的,是典型的高棉祖先廟的特徵。前排3座較大較高,這3座塔,中央一座祀奉高棉(Khmer)帝國吳哥時期的開國之祖闍耶跋摩二世(Jayavarman II),北邊的一座祀奉因陀羅跋摩一世的祖父魯特思瓦拉(Rudrecvara),南邊的一座則祀奉他的父親普立提藩陀跋摩(Prithivindrevarman)。這3座塔正是因陀羅拔摩一世為父系建立的皇室宗廟。而排列在後方的3座磚塔,尺度較小,分別祀奉上述3位國王的皇后,可以說是母系宗廟。中央的塔比兩側的塔要來的高,但是兩側的塔設置的較中央塔來的前面。後面那一排靠北方的塔要比南方的塔來的接近中央塔,可能是這兩位皇后生前比較要好的緣故。

41.比科列寺也稱神牛寺


42.前排三座塔是皇室宗廟


43.比科列寺還能看到古老的石灰雕塑


44.石灰雕塑已所剩不多


45.這門柱因受陽光照射很乾燥,所以像極了新修復的水泥


46.門柱上的古高棉文


47.武士雕像


48.寺前的三隻濕婆神(Shiva)的座騎南迪(Nandi)神牛

【南城門】

大吳哥城5個城門長的都很相似,以南門保存及修護的狀況最為良好,其它幾道門的的雕像頭部幾乎被盜光。大吳哥城的第一站大部份都是以南門為主,高達7米的南門上頭,四面都刻著吳哥王朝全盛時期國王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的面容,此乃象徵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四面佛菩薩。

南門的前方有座護城橋,兩側均有精緻的神像雕像,左為27尊善神,右為27尊阿修羅惡神,一邊是慈善的力量,一邊是邪惡的力量,一邊是神,一邊是魔,兩方都在拉扯七頭蛇的身體,搶奪長生不老的聖水,這樣的故事情節在吳哥城裡均有浮雕描述著。

49.有些人會坐大象遊吳哥窟


50.大象正在......好噁喔......


51.南城門護城河左側的善神


52.護城河右側阿修羅是惡神


53.護城河右側是變形金鋼3飛出的場景


54.南城門的雕刻保存的最好


55.護城河左側

【巴戎寺】

巴戎寺(Bayon Temple)又稱百茵廟,位於吳哥城的中央,為當時之國廟,建於西元1,219年,以中小型石塊堆疊而成,為49座高塔組成的塔林,49座四面佛加上城門上的5座,總共是54座,據考證這是代表吳哥王朝當時所統治的54個省份。中心塔群像徵宇宙中心須彌山,四面迴廊象徵喜馬拉雅山,中心塔群之圍牆至城牆間為人間世界,護城河代表大海。

最具特色是每一座佛塔的四面,都刻有3尺高的「微笑高棉」,似菩薩面容的雕像,是以國王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的面容為基礎加以打造,頭頂著佛陀蓮花座意味觀世音化身的國王王權來自佛陀,底座雕刻眾神及印度教鳥頭人身的鳥神加魯達(Garuda)融入印度教信仰。200多個微笑浮現在綠意的森林中,其面容的表情隨多變的光影時強漸弱的變化,佛像慈眉閉目嘴帶微笑,「高棉的微笑」一語就此而來。

巴戎寺以佛面塔、迴廊壁畫而著名,因為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篤奉佛教,整個寺廟採用佛教教義的須彌山(世界的中心)為概念而起造。中央拔尖、磊磊環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,代表須彌山,四面城牆象徵喜馬拉雅山,城牆與第二層建築之間的環溝空地,代表大海。當時的高棉民眾也信奉印度教,巴戎寺的宗教圖像以佛教為主,融合印度教,是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藉由寬大的宗教政策,讓民心回流國王權力中心的縝密考量。

神廟距離各個城門都是1.5公里的距離,中心屹立著一座特別高的佛塔,像徵著宇宙的中心。四處牆壁上的浮雕描繪出當時人民的生活、戰鬥場面、國王出巡等情景栩栩如生,刻化得十分生動。屹立許久的女神像,姿態百變,優雅端莊,維妙維肖。廟內的許多樑柱和門楣之上,也雕刻著各種姿態優雅、形貌各異的仙女像,頗值得漫步留連、細細品味。

56.巴戎寺倒影


57.巴戎寺上共49座塔林的「微笑高棉」雕像


58.巴戎寺南門入口


59.第一回廊壁畫


60.描寫人民生活的回廊壁畫


61.壘壘的塔林


62.被堆成似西藏瑪尼堆的小石頭


63.處處都是「微笑高棉」


64.「微笑高棉」就是吳哥國王闍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的面容


65.斑駁中更顯歷史


66.這尊就是國家地理雜誌封面照片的「高棉的微笑」


67.慈眉閉目嘴帶微笑


68.處處景像不同各有殊勝


69.泛黃復古風


70.巴戎寺北門

【巴本宮殿】

巴本宮殿(Bapuon Temple)又稱銅塔,位於巴戎寺(Bayon)北面,是座5層階梯式的金字塔型建築,外圍長425米,寬125米,高度24米,比巴戎寺還高。1,060年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(Udayadityavarman II),為供奉印度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神(Shiva)而建造,最高層的廂房,傳說每個晚上,國王都必須在廂房內與蛇後那伽(Naga)會面,延續國家之福祉。

其東門有一高約2米之短石柱支撐步道,直連172米外的鬥象台。巴本宮殿地基為砂土,排水系統也不良,造成主體倒塌的程度,較巴戎寺和吳哥窟嚴重許多。1,960年代法國考古隊認為要拯救僅殘存一半的巴本宮殿,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將其全數拆除,然後再重組。所以他們先把巴本宮殿解體,並詳細記錄過程,以利後續重組工作。但後來赤棉游擊隊進逼,考古團隊不得不在1,972年逃離,巴本宮殿的紀錄文件也悉數被毀。

直到1,995年考古團隊重返,依曾參與巴本宮殿重組工程的法國建築師杜馬開的記憶,與在巴黎有大約1,000幀法國人多年來拍攝巴本宮殿的照片檔案,來完成散置廣達25英畝的地面30萬塊巨石重組工作。目前巴本宮殿解體的石塊約有70%已標認出來,恢復昔日光彩指日可待。

巴本宮殿有明顯的雕塑特色,藝術史上稱之為巴普昂風格(Baphuon style),特別著稱的便是林伽(Linga)的神像雕刻,迴廊上的敘事浮雕以及瞿布羅(Gopura)的細部雕飾。當然因為有了巴本宮殿的經驗累積,才會有現在舉世聞名的吳哥窟(Angkor Wat,或是小吳哥)建築規模與浮雕。只可惜巴本宮殿細緻的迴廊與精美浮雕,現在只能由斷垣殘壁來看出一些端倪,以及經由書面記載的資料來想像,無法親眼一睹其全貌。巴本宮殿到處散落的石塊,有不少上面仍有編號,但原有的圖冊檔案都不見了,只能瞎子摸象盡力復原。另外有一橋由矮小石柱組成的長石廊,竄進石橋下,發現小石柱還有石柱上精美的雕刻。

71.巴本宮殿


72.南側登塔階梯(原本以為佛日沒開放,但還是可以上去)


73.最頂層不開放


74.東門與連接到鬥象台的石柱步道


75.北側下塔階梯


76.從東門連接到鬥象台的石柱步道


77.步道倒影

【空中宮殿】

空中宮殿(Phimeanakas)雖然名為宮殿,實際上並非王宮。空中宮殿在記載為「金塔」,是吳哥窟城裡最高的建築,為當時皇城中的聖廟,整個建築構築於高台之上,所以給予空中宮殿的感覺,整個迴廊式的建築,可以說是後來小吳哥皇城的雛型。傳說中金塔上藏著一隻蛇精,晚上變成一個女人,國王為取悅九頭蛇精,必須每天晚上與他同睡交媾,使蛇精不能使用力量,否則國王或他的王國必有災難。

名稱雖然叫做空中宮殿,但是外型卻與金字塔形十分相似,其實這裡之前是吳哥皇宮的遺址,只是先前木造的建築都因時間而毀壞,剩下的只有這個石造的國王宮殿,因此才只會見到這幢建築。

空中宮殿由3層長方形須彌台重疊成金字塔形,像徵須彌山,各層須彌台的四角,裝飾著獅子或大象。須彌台由紅土磚塊壘成,第一層台基長約35米、寬約28米、高4.6米,第二層台基長約30米、寬約23米、高4.4米,第三層台基長約25米、寬約19米、高3.2米,總高度16米。須彌山四邊正中,各有陡峭的台階連通上層。最高層的須彌台周邊有一道現已不完整的畫廊。空中宮殿頂層須彌台中央,原有金寶塔一座,現不存。

78.空中宮殿其實是一座廟


79.西側登塔階梯很陡


80.從頂層看東門入口


81.回廊


82.最頂層傳說是國王與蛇后每晚睡覺之處


83.當最頂層一般人要手腳並用


84.正東側階梯已封閉

【鬥象台】

鬥象台(Terrace of the Elephants)名稱的由來,是因為考古學者見平台前後彫刻的都是象,其取名「象的平台」(Terrace of the Elephants)。鬥象台是蘇利耶跋摩一世(Suryavarman I)的傑作,位於大吳哥城之中央,由巴普昂寺(Baphuon)延伸到癲王台(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),長達300米,包含主要平台及兩個附屬之平台。南面之梯級兩旁飾有三頭之象,正在用象鼻集合蓮花,再往前之3米高連續牆身,刻有打獵之大象。中間之梯級,則以鳥神加魯達(Garuda)和獅子作為裝飾。在大象台階北端,外牆之後面,有一個極之精美之石刻五頭之馬,從馬頭上之多層皇幡裝飾,應該代表王帝用之馬匹。馬後面圍繞著飛天女,及一些面目恐怖之魔鬼,追趕著一些受驚之人。

出了巴戎寺繼續往北走,不遠處就到了鬥象台(Terrace of Elephants)。此乃古時皇帝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,同時也是國王的閱兵台,在吳哥時期每年都會舉行盛大鬥象大會,搏鬥中勝出的大象才成為國王的坐騎,周邊的圍牆上雕有許多大象和印度教的神像,有些雕像到目前都還很完整,可以看出當時精湛的藝術造詣。

85.鬥象台可以望見對面的十二生肖塔


86.鬥象台左側連接到癲王台


87.鬥象台右側


88.鬥象台外的這棵樹很像國泰人壽廣告那棵樹


89.鬥象台三頭象遺跡


90.六頭象頭的鬥象台

【十二生肖塔】

審判塔(Prasats Suor Prat)共計有12個石磚做的塔型神殿建築,習慣稱為「十二生肖塔」,其用途一直在爭議之中。在12世紀,元代周達觀的《真臘風土記》給出一個浪漫但卻又很難令人信服的說法,「國宮之對岸有小石塔十二座,令一人各坐一塔中,其外兩家自以親屬互相隄防。或坐一二日,或三四日。其無理者必獲證候而出,或身上生瘡癤,或咳嗽熱證之類,有理者略無纖事。以此剖判曲直,謂之天獄,蓋其土地之靈有如此也」。他寫到審判塔是用於公判是非的地方,是用來打官司用的。在昔日當法官無法判斷誰對誰錯,官司難辨的時候,就將兩個人關進去,在那待上一些日子,看誰先生病就是誰犯罪了,用以論斷是非,也就是所謂的「天判」。

比起「天判」的說法,另外一種說法比較神奇。相傳古時如果抓到了罪犯,他會被帶到法院由法官進行判決。如果自首處罰就較輕,如果不願承認,法官會把罪犯關到對面的十二生肖塔(Prasats Suor Prat)中他「所屬的那座生肖」塔裡三天三夜(故又稱審判塔)。如果嫌犯不吃不喝三天仍然健壯如牛,他就獲得無罪釋放。如果他病奄奄,表示他的誠信度禁不起上天的考驗,他會被拖去剁掉一隻手指再釋放。至於累犯,如果拖來法院給法官審判的嫌犯已經少了一指,處罰也非常明快(再砍一指)。如果已經少了兩指,就拖出城門永遠流放,永世不得再入城內一步。至於其它說法,例如說是古時走鋼線賣藝表演的地方,或者另一說法是給頻臨死亡的人在那等待死亡,大概比較難以採信了。

91.鬥象台前方左邊的十二生肖塔


92.十二生肖塔


93.鬥象台前方右邊的十二生肖塔


94.十二生肖塔又稱審判塔

【古代法院】

古代法院(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)又稱「癲王台」,是犯人接受審判的地方,在平台頂中央是幽冥世界之王(Dharma)之石像,一尊祼體沒有器官之男姓石像,坐著之姿勢,提起右腿,可能長時間風化腐蝕,有些完缺不存,被人稱為Leper King(麻瘋王)。台下有一道狹窄迴廊,牆上雕滿石刻,意喻著犯罪的人,就必須接受地獄的審判及酷刑,這些神祇及幽冥世界的故事雕刻,總共分為6層,底層之壁雕是蛇或水產生物,上幾層描述著專司陰間律法的閻羅王、判官,及掌管冥界的諸神,謂著替人是間掌管不平之事。

癲王台是一座簡單的2層平台,基台上雕刻著上千尊神像,這些神像均是印度教中掌管陰間律法的判官、閻王,以及七頭、九頭蛇Naga,這些雕刻均十分的傳神,是有幾分陰森。這座高台是為罹患痲瘋症的闍耶跋摩四世(Jayavarman IV)而建,為了讓國王病情好轉,便在皇宮前方蓋了這座平台,平台四周有數千尊佛像為國王祈福,平台底層呈回字型的迷宮迴廊,也因為迴廊相當隱密,才得以躲過戰爭的破壞,而保留住相當完整的雕像。

癲王台這座平台長寬各為25米,因四個角落往內凹陷,故較趨近於八角型,基座高約6米牆上有許多美麗的浮雕,這些浮雕多達6到7層是由一排排橫列的神像組成,底層由九頭的Naga所支撐,平台中央有座裸身穿袈裟的雕像,據說就是患有痲瘋病的國王,傳說這個雕像就是這個國王,所以這個雕像又稱痲瘋王。

95.古代法院上的癲王雕像


96.下方迷宮回廊的雕像


97.回廊雕像保存得比較完好


98.大象雕刻


99.古代法院基台四周牆面浮雕

【延伸日誌】:
神祕吳哥窟之二
神祕吳哥窟之一


--
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*-

生存因平凡而用心
生活因用心而感動
生命因感動而精彩


世界上所有的快樂與喜悅
完全來自於希望別人幸福
    ~~盛噶仁波切~~



http://blog.pmes.tyc.edu.tw/ueng808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